通胀通缩转换:成因及传导机制——基于中国“典型化事实”的分析
2009-07-05分类号:F822.5
【部门】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潮涌现象"、劳动生产率非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工资增长率三个宏观经济典型化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物价水平决定模型。我们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内生于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并在农民收入追赶机制和"潮涌现象"的总需求效应机制的作用下被强化推高。但由于两大产业部门工资差距的不断拉大和"潮涌现象"形成的巨大产能,使得我国在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净出口剧降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风险。因此既防通胀又防通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
【关键词】典型化事实 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 潮涌现象 收入追赶机制
【基金】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8JC790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2007年度人文社科项目(编号:07JC79004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