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中国真实国民储蓄及其区域分异
2009-01-15分类号:F426.1;F832.22;F224
【部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真实国民储蓄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修正,货币化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从经济学意义上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论文利用边际机会成本法,在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16种主要矿产资源价格的基础上,分析各省真实国民储蓄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山西、贵州、青海3省真实国民储蓄为负值,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②西部地区的真实国民储蓄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于东部地区,真实国民储蓄存在着东西差距;③矿产资源消耗对净储蓄的贡献度呈从西部向东部沿海递减的梯度推移,矿产资源价值消耗量大的地区净储蓄较小,而资源稀缺的地区净储蓄较高,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④矿产资源的区际流动导...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真实国民储蓄 矿产资源 边际机会成本 区域分异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理与空间过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研究项目(70621001);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60400525)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