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建国以来中国牧区发展观的演变与反思

2009-07-23分类号:F327.1

【作者】潘建伟  张丰兰  
【部门】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内蒙古财经学院  
【摘要】牧区是依赖和利用天然草原,主要采取放牧方式,以养殖牲畜获取产品为主的地区。文章总结了中国牧区的主要特征为:边疆民族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区域发展的非平衡性。依据发展观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发挥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牧区的发展观呈现由畜牧业发展观、头数畜牧业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的演进过程。通过梳理、探讨中国牧区发展观的变迁,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刻检讨与反思。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牧区经济社会的繁荣、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牧区  生态环境  发展观  演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牧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5XJL010); 北京物资学院应用经济学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WYJD200903)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