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城市化的犹豫、失误和后果
2009-06-21分类号:F299.2
【部门】
【摘要】以人均GDP发展为标志进行发展阶段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比一般国家低了15个百分点,结构上呈现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状态,也形成GDP结构、就业结构,以及GDP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严重扭曲。这是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60年起开始的反城市化道路和政策所致。但是,1978年以后,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上,是犹豫和半推半阻的。城市化滞后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服务业严重滞后,劳动力容纳领域狭小,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就业十分困难,劳动力剩余和实际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抑制城市化和人口、资源、要素、生产力...
【关键词】城市化滞后 城市化道路 经济发展水平 劳动力剩余 就业结构 人口布局 能源消耗 建成区 地区城市化 规模经济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参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