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违约率的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评估巴塞尔协议Ⅱ顺周期效应的初步尝试
2009-03-05分类号:F272;F224
【部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正确评估内部模型的顺周期效应有助于监管机构审查银行的内部模型。通过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并利用结构性模型得到上市公司每年的违约率,按照时间序列取均值发现,在1997年之后的通货紧缩时期这些公司的违约率却并没有上升,2006年以前上市公司违约率不具有顺周期效应,2007年的违约率则具有顺周期效应。从银行内部资产的相关数据和指标来构建内部模型更可能带来顺周期效应。对横截面特征的考察表明,得到的违约率数据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信用等级的上市公司。不同国家由于其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同,顺周期效应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会不同。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 内部模型 巴塞尔协议Ⅱ 违约率 上市公司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7JZD0010)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