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倾斜、低技术锁定与中国经济增长
2009-11-17分类号:F124
【部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摘要】本文试图回答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在中国为何难以成立的问题。通过建立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博弈模型,我们证明了:对垄断厂商在制度与政策上的倾斜,会削弱非垄断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地,这会使得非垄断企业减少研发人员投入并增大其成为垄断厂商中间制品生产者的概率,同时使垄断厂商成为创新主导者的概率增大,于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实现。在上述情况下,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出现的频率会大大降低。这正是中国特色"低技术锁定"存在的根本性因素。
【关键词】制度倾斜 创造性破坏 低技术锁定 经济增长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批准号08JZD00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