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识别:基于本源属性还是现实属性
2009-12-01分类号:F062.6
【部门】山东经济学院财金学院
【摘要】基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些本源属性的"公共产品"界定不能解释人类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某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相互转变。实际上,"公共产品"的性质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人类的集体行为,故我们在区分产品的本源属性与社会所赋予的现实属性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的定义进行了扩展,认为"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或者说是那些具有事实上消费公共性的产品。在此定义下,通过"公共性三角"解释了消费的公共性和效用的公共性的区别。
【关键词】公共产品 公共领域 社会建构 “公共性三角”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