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二元体制松动、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外贸顺差

2009-07-15分类号:F121;F832.22;F752.6;F224

【作者】杨继军  
【部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产出——吸收分析法试图对中国外贸顺差的成因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二元体制松动,作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回应,弱化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刺激了工业品的生产。与此同时,传统农业部门中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该部门的产量未因劳动力的流出而减少。此外,本文肯定了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运用预防性储蓄理论解释了我国长期以来消费不足、储蓄过旺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外贸顺差  二元体制松动  预防性储蓄  剩余劳动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外贸顺差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8AJY004)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