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下游江段春季浮游藻类特征及污染现状
2008-07-15分类号:X522
【部门】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
【摘要】2006年春季,通过水质分析和浮游藻类调查,应用污生谱分析法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嘉陵江下游江段春季浮游藻类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江段共有浮游藻类7门42属85种(包括变种);优势种群并不单一,以黄藻、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优势种为黄藻门中的黄丝藻,绿藻门中的小球藻和硅藻门中的小环藻。5月份藻类的种类和个数均比4月份有所减少,可能与5月份降雨量比4月份多有关;流速最快的石门大桥具有最低的藻类细胞密度,流速最慢的化龙桥具有较高的藻类细胞密度,说明流速对浮游藻类种类和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嘉陵江下游沿岸一带的氨氮含量都很高,氨氮已经形成全江段水系的主要污染,磷酸盐含量也较高,均超过水体富...
【关键词】嘉陵江 浮游藻类 营养盐 水质污染
【基金】重庆大学—伯克利大学合作项目“重庆地区水域藻类季节动态变化特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的污染物毒性评价方法研究”(cstc,2006BB7182)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