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水生植物净化能力比较
2008-04-28分类号:X173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100094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100097 北京100094 湖北武汉430070 北京100097
【摘要】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关键词】水生植物 氮磷累积量 净化能力
【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06B03); 北京市科技计划(研发攻关类)资助(Z07090500550728)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