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协同效应
2008-04-10分类号:X171.4
【部门】贵州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71004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阳550025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贵阳550025 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的高度协调是生态恢复的保证,探索侵蚀环境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协同耦合关系,为流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侵蚀环境小流域——纸房沟流域为例,通过收集资料、测试分析,选择不同社会人文环境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协同效应。【结果】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征流域生态状况的因子植被覆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粮食单产潜势实现率与表征社会经济人文的因子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基本农田、义务教育普及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和工副业贡献率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效应,生态状况的改善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社会...
【关键词】侵蚀环境 生态恢复 自然与社会生态 协同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XB2-05); 国家“973”项目(2007CB4072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