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9年我国36个城市“低保”标准变化及保障力度分析
2009-12-15分类号:D632.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研究所
【摘要】该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文中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低保制度":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以收支衡量贫困,保障标准全面化;设置量化指标,评估过程客观化;考虑家庭情况,"低保"标准梯度化;设置不同救助,救助方式套餐化。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梯度标准体系 套餐救助
【基金】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ZZ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经济探讨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