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外秦淮河疏浚后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008-05-15分类号:X52

【作者】汤莉莉  牛生杰  徐建强  谢学俭  杨雪贞  晏培  
【部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简要介绍了Hakanson的生态风险指数法,用该法对疏浚后外秦淮河南京市区段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的13处底泥样品进行分析,评价重金属对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除清凉门大桥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略高外,外秦淮河其他市区段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疏浚后外秦淮河底泥中的重金属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一段时间后重金属污染仍然存在。对有效磷与重金属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作相关分析,其中有效磷和全量铅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0.963 5,说明磷与铅具有同源性。
【关键词】秦淮河  底泥  重金属污染  疏浚  生态风险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35); 南京信息科学大学校科研基金(Y511)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