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冶铅区植被变化及残留植物耐铅性特征研究

2008-02-15分类号:X173;Q948

【作者】李江  刘仁林  叶晓燕  朱艳  
【部门】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330035  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对江西莲花县冶铅区的植被变化和残留植物中耐铅性较高的植物的耐铅性特征研究表明:(1)耐铅性较强的植物是:夹竹桃、大青、商陆;(2)木本植物茎的韧皮部富铅最高,草本植物的叶和茎次之。不同器官富集铅的能力是:大青为茎韧皮部>根>叶>茎木质部;夹竹桃为茎韧皮部>根>茎木质部>叶。这两个树种的茎木质部和根的富铅性差异明显。夹竹桃的富铅速率在生长期前4个月最快。(3)冶铅区的铅污染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扩大污染范围,因此,在冶铅区污染严重的地段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辅以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采用须根系植物或扦插苗造林(侧根多,吸收面积增大),适当配置草本植物,这样有利于提高植...
【关键词】植被变化  耐铅特性  冶铅区  铅污染治理  植被恢复
【基金】国家林业局“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技术实验示范”项目(2006BAD03A16)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