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鼠尾山露采废弃矿山植被修复的群落结构和持水效应研究
2008-08-15分类号:X171.4
【部门】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采用客土喷播、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和基质型容器苗种植等技术对浙江海宁鼠尾山露采废弃矿山进行植被修复,3 a后形成乔木盖度31%、灌木盖度52%、草本盖度59%的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与周边山体自然植被的相似度为0.127 6。地上部分灌木和草本的生物干质量为657.16 g.m-2,地下部分生物干质量为254.82 g.m-2,枯落物干质量148.82 g.m-2。地上灌草植被和枯落物及土壤三者合计的蓄持水量为15.5 kg.m-2,。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废弃矿山 植被修复 群落结构 持水效应
【基金】浙江省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体坡面人工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03C13010)部分内容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