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特大枯水期间长江中下游河床沙与悬沙沿程变化特征
2008-12-15分类号:TV143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基于2006年10月长江中下游沿程不同断面的河床沙、悬沙以及流速等相关水文泥沙现场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与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极端气候与流域重大工程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水沙的沿程变化以及悬沙与河床沙交换等进行分析。流量自宜昌向下游方向总的趋势是沿程增大,观测时段与多年同期平均流量(33 500 m3/s)相比少了近57%,而在沙市河段流速最大值达1.1 m/s;近底层水体含沙量较低,平均值为0.079kg/m3,与多年平均(50年)含沙量相比减少了90%。大通站实测悬沙含量与多年10月平均相比减少了近86%;河床沙组成以细砂和中砂为主,悬沙组成以粘土和粉砂类为主。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河床...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特枯水情 河床沙 悬沙 泥沙交换
【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资助项目(062512076);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资助项目(06QA14016)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