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干流春季禁渔前后三年渔获物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分析
2008-11-15分类号:S937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江汉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重庆市万州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 重庆市巴南区渔政渔监船检站 四川省宜宾市水产渔政局
【摘要】根据2000~2005年长江上游干流宜宾、巴南和万州3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春禁前后3年渔获物结构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长江上游春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春禁前后3年共监测到鱼类51种,隶属于3目18科(亚科)3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占60.8%。春禁后,渔获物主要种类优势度有所下降,部分江段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3个江段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Wilhm改进指数有一定升高,表明种类丰富度有所提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春季禁渔有一定效果。春禁前后渔获物种类的波动,可能与这些种类种群数量少,难以采到有关;春禁后主要种类平均体长、体重仍表现出下降趋势,...
【关键词】渔获物结构 生物多样性 春季禁渔 长江上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B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0234);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5DIB3J025);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工程环境保护项目(SX[2004]-01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