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2008-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摘要】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血液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为(4.6±1.6)mg/L,5龄后增加,成熟后达到最大,含磷量为(52.0±4.5)mg/L。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性个体在Ⅱ~Ⅴ期VTG的含量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变缓,Ⅴ期达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个体在Ⅱ~Ⅳ期VT...
【关键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血清 卵黄蛋白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571411); 三峡工程珍稀鱼类保护生态补偿增殖放流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