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人工绿洲不同农田防护林模式防护效应及相关性
2008-10-15分类号:S727.24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摘要】对乌兰布和人工绿洲11条不同配置结构农田防护林带的防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窄冠型杨树林带的疏透度均比宽冠型杨树的小,新疆杨较加拿大杨低0.23,箭杆杨较二白杨低0.30;但新疆杨的防风效能较加拿大杨高34.43%,箭杆杨较二白杨高26.46%。宽林带(32m)的防护作用强于窄林带(4m),其农田防护率可提高16.55%~54.41%,胁地指数降低0.03~0.22,农作物减产率下降27.5%。(2)小网格灌木防护林的农田防护率、胁地指数和农作物减产率均好于乔木,农田防护率较乔木提高8.00%~13.93%,胁地指数降低0.04~0.05,减产率下降0.8%~49.4%...
【关键词】干旱地区 农田防护林模式 防护效应 防护成熟期
【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2BA517A09-02)资助内容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