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
2008-08-10分类号:S513
【部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
【摘要】【目的】阐明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0000株/公顷(低密度)和90000株/公顷(高密度)两种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规律。【结果】随着籽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珠被绒毡层;珠被绒毡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胚乳内淀粉粒的积累是由内向外进行的,胚乳第二层细胞内淀粉粒的发育要早于胚乳最外层细胞。授粉后10~15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关键时期(由无到有);而授粉后20~25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关键时期(由少到多)。高密...
【关键词】玉米 种植密度 种皮 形态建成 淀粉粒发育
【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BA520A0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05YQ00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