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不同耕作措施下莜麦的生长发育规律
2008-02-15分类号:S512.6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土壤化学研究所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石家庄050021 北京100094 呼和浩特010031
【摘要】为解决农牧交错带长期免耕下作物减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定位试验,对覆盖和不覆盖条件下少免耕与翻耕莜麦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无覆盖的条件下,免耕处理出苗率指数大于翻耕处理,且2006年深松处理出苗率指数(0.0840)与翻耕处理(0.0705)差异达显著水平;2)免耕与深松无覆盖处理根冠比大于翻耕处理;3)免耕无覆盖处理生物量及产量均显著小于翻耕处理;深松无覆盖处理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翻耕处理,但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小于翻耕处理,且产量差异显著,2005、2006年分别降低了15.8%和10.0%;免耕与深松无覆盖处理千粒重均大于翻耕处理,但差异不显著,2005年分别为19.7、...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 莜麦 发育 免耕 覆盖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AD02A1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