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YT不同棱型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2008-08-15分类号:S512.3
【部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摘要】对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6个试点共计146品种次不同棱型大麦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的平均产量是六棱>二棱高秆>二棱矮秆;有效穗二棱矮秆最高且变异系数(c.v.%)最小,六棱最低但c.v.%较大;穗粒数是二棱矮秆最低且c.v.%最小,六棱大麦最高但c.v.%最大;千粒重最高的是二棱高秆且c.v.%最小,六棱大麦的千粒重最低。3种类型大麦3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都是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3因素间的相关性有正有负。偏相关分析同样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大,所有材料、二棱矮秆、二棱高秆和六棱大麦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
【关键词】大麦(Hordeum vulgare L.) 棱型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基金】云南省“十一五”麦类科技攻关项目(2006NG10)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