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二粒小麦物候期与主要农艺性状特征研究
2008-10-15分类号:S512.1
【部门】贵州大学农学院 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本—古里安大学艾伯特.卡兹国际沙漠学院
【摘要】对以色列6个不同地区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的物候期及主要农艺性状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这6个地区的野生二粒小麦物候性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有3个物候期和7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这些指标间的斯皮尔曼秩相关检定显示,小穗重与旗叶期、出芒期和开花期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小穗裸粒重与每穗及其每株小穗数则成正相关。将这些指标与各群体起源地的14个生态地理因素作斯皮尔曼秩相关检定,结果显示,大多数彼此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源自不同地区的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物候性状差异明显,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长期适应性选择进化的...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 农艺性状 物候期 生态地理因素 相关性分析
【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野生二粒小麦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黔科合人字(2008)20];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应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提高贵州小麦品质”[黔科合国字(2006)10]; 贵州省“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贵州小麦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黔科合NY(2006)3002F]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