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08-05-10分类号:S154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陕西千阳县冉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农地(小麦地)为对照,分析侧柏天然次生林、不同林龄(5,20,30年)刺槐人工林、桃树林、荆条灌丛和苜蓿草地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特征。【结果】在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均较农地得到改善;微生物量碳、氮、磷基本较农地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54.78%~35.72%,112.67%~6.8%和115.03~5.3%;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比农地增强,增幅分别为95.84%~18.94%,...
【关键词】黄土高原 沟壑区 植被恢复 土壤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量 酶活性
【基金】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人才”专项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