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
2008-06-10分类号:S511;S512.1
【部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水稻和小麦是中国两大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和小麦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作者超高产研究与实践,介绍了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周年产量>21t·ha-1)技术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主要的技术途径是: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增加抽穗期的糖花比/糖粒比提高籽粒库生理活性;培育健壮根系提高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促进物质运转提高收获指数。关键栽培技术为:应用Stanford公式确定氮、磷、钾施肥总量,依据叶绿素测定仪(SPAD值)或叶色卡(LCC)读数确定主要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生育阶段依据低限土壤水势或土壤埋水深度进行精确定量灌...
【关键词】水稻 小麦 周年超高产 栽培途径 关键技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25,30771274);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02A13-3-2);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06-G6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