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和流行菌系的AFLP分析
2008-11-10分类号:S435.121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与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1)小麦条锈菌流行菌系之间,无论是毒性特征还是DNA指纹特征,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二者并不相关;(2)AFLP聚类分析显示,水源11类群的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遗传上不属于同一个来源。【结论】新出现的致病类型很可能由较近的共同起源菌系进化而来;AFLP技术非常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分析,能客观揭示小种(...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毒性分析 AFLP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5);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6K02-G10-01);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0558);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No.B07049)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