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武陵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2008-05-15分类号:S157

【作者】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王昭艳  
【部门】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2  北京100091  北京100091  北京100091
【摘要】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C1)、杉木人工林(C2)、杜仲人工林(C3)、油桐人工林(C4)、润楠次生林(C5)、毛竹杉木混交林(C6)及荒草灌丛(C7)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产流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3>C7>C5,产沙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7>C5>C7,润楠次生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而油桐人工林最差;产流量与产沙量线性关系显著,降雨量与产流量、产沙量的回归关系以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优。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结构与持水状况、植被盖度等下垫面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较大,而海...
【关键词】植被恢复模式  产流  产沙  武陵山区
【基金】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D03A16)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