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近50年来沼泽湿地退缩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2008-01-15分类号:P931.7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03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150030 长春130032 长春130032 长春13003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黑龙江省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00
【摘要】在RS和G 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1954年地形图和2000年TM影像重建黑龙江省1954~2000年沼泽湿地的空间信息矢量数据,结合斑块质心变化模型、景观参数和欧几里德最短距离函数,分析黑龙江省沼泽湿地退缩的区域分异特征,进一步从人类活动对沼泽退缩的影响的角度探讨沼泽退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50年来,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由791.4×104hm2减少到303.5×104hm2;沼泽景观趋于破碎化;退缩的焦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导致湿地退缩的人文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开垦,国家建设国营农场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主要公路的空间区位关系。
【关键词】沼泽湿地 退缩 景观参数 人类活动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东北10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2-SW-320-1)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