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变迁的制度分析
2008-04-25分类号:G529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 南京国民政府 民众教育馆 绩效 制度缺陷
【基金】第四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研究”(项目编号:20060400402)。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