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

2008-01-15分类号:G633.3

【作者】潘庆玉  
【部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语文教育因其植根于语言的生活土壤,在所有教育科目中优先具有进入存在论境域的发言权。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在不同的哲学语境中意味着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立场。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言打交道的精神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和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育的立场和方法,是当前语文教育正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是对过去长期以来所奉行的认识论语文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批判,也是对存在主义语文教育立场忽视语言实践倾向的一个有力的矫正。
【关键词】语文教育  存在论方式  语文教育哲学
【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语文教育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91104)的系列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