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
2008-09-25分类号:F832.6
【部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
【摘要】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汇率制度改革
【基金】国家统计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测度与评价研究”(LX:200609)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