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制度因素及化解途径
2008-01-10分类号:F752.6;F832.6
【部门】复旦大学
【摘要】本文从"双顺差"的事实认定和成因分析中得出:从抽象掉制度背景的均衡分析来看,"双顺差"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表现,而从中国特定的制度非均衡约束来看,"双顺差"是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体现。伴随着国内制度的均衡化过程,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从价格竞争力转换到创新竞争力。化解"双顺差"既需要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短期政策工具,也需要金融体制改革、政府竞争秩序重塑等长期政策工具。
【关键词】双顺差 FDI 竞争力
【基金】复旦大学985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亚太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