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土地空间配置——以宿迁市区为例
2008-09-15分类号:F301.24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要】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关键词】土地利用 空间配置 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矩阵分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0302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基金(CXNIGLAS2006-0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