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次序研究

2008-08-10分类号:F275

【作者】余江  肖斌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  
【摘要】20世纪80年代,Myers(1984)提出了"融资次序理论"(peeking order theory)。该理论认为,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由内源融资向外部融资转变,由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转变;各种融资方式的信息约束条件和向投资者传递的信号是不同的,由此而产生的融资成本及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这样企业就会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即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而对于信息约束条件最严并可能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的股权融资则被排在企业融资顺序的末位。
【关键词】企业市场价值  内部融资  融资顺序  成本最小化  出资者  债权融资  约束条件  内源性融资  融资效率  留存收益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投资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