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抗冻剂对牙鲆胚胎毒性研究以及玻璃化颗粒冷冻保存方法的应用

2007-09-15分类号:S917.4

【作者】刘本伟  陈松林  田永胜  孔晓瑜  王春花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发育期胚胎为实验材料,研究了7种渗透性和5种非渗透性抗冻剂对牙鲆尾芽期和心跳期胚胎的毒性,同时对玻璃化液在不同胚胎发育期的毒性作用,以及玻璃化颗粒冷冻过程中,冷冻颗粒降温和解冻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渗透性抗冻剂对牙鲆胚胎的毒性随着抗冻剂浓度的升高、平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其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乙二醇(EG)、酒精(EtOH)、甘油(Gly)、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甲醇(MeOH)、1,2-丙二醇(PG)。非渗透性抗冻剂中聚乙烯吡咯酮(PVP)对牙鲆尾芽期胚胎的毒性最强,其次是蔗糖和D果糖,葡聚糖和葡萄糖毒...
【关键词】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胚胎  抗冻剂  玻璃化  颗粒冷冻保存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259);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60351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