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
2007-02-15分类号:TS251.68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5 d、10 d和15 d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3、57和54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醚类、含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在南京板鸭成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醇类、烃类和酮类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37.78%、26.93%、18.39%和11.72%。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羧酸...
【关键词】南京板鸭 加工过程 风味成分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248031); 国家“十五”肉品专项资助项目(2001BA501A24)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