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方式对传统荞麦制品芦丁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2007-09-25分类号:TS210.1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陕西杨凌712100 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传统荞麦制品营养成分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蒸、煮、烙、油炸和发酵等加工方式所得传统荞麦制品中的芦丁、槲皮素含量,对其制品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荞麦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时,芦丁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槲皮素;传统荞麦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远高于芦丁含量;不同加工方式对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发酵对荞麦中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大(苦荞面粉中的芦丁含量为6869.1 mg/kg,槲皮素未捡出;而苦荞醋中的芦丁含量为19.8 mg/kg,槲皮素含量为29.2 mg/kg),油炸次之,煮制对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小;不同加工方式所得苦荞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均...
【关键词】荞麦 加工方式 芦丁含量 槲皮素含量 抗氧化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282)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