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影响
2007-10-15分类号:S763.7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350002 厦门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厦门361005 福州350002
【摘要】利用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资料,比较和分析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5种管理措施下群落林下层和竹冠层的共有物种分布特征,以及害虫与天敌功能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撂荒林比较,其余管理措施因破坏了林下栖境而不同程度地减少了2个林层间的天敌共有物种,这些减少的共有物种多属于蜘蛛目和膜翅目天敌,从而削弱了林层间的天敌互补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是毛竹叶部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各项管理措施实施时,适度保留部分林下植被,有助于竹林的丰产培育和强化群落的自然控害潜能。
【关键词】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功能群 管理措施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3061); 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