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抗鳗弧菌病AFLP分子标记筛选
2007-01-30分类号:S943
【部门】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通过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获得。利用61对AFLP引物组合扫描了牙鲆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各20个个体,结果共扩增出3 200条带,8条AFLP带在2个群体中显示了极大的差异(P<0.01),其中有2条带是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另外6条带是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这些标记很可能是与抗病性相关的候选标记。这些抗病性候选标记的获得为实现牙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基因克隆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55-159]
【关键词】牙鲆 鳗弧菌 AFLP标记 抗病力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26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13240); 青岛市科技将才计划项目(043JJ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