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杉木采伐迹地撂荒重建乡土维管植物多样性
2007-11-15分类号:S718.5
【部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吉首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
【摘要】撂荒为采伐迹地树种提供了更新机会,但是撂荒在用材林向天然林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比较分析了亚热带湖南会同林区,杉木采伐迹地撂荒10年而成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老龄次生常绿阔叶林,3个演替阶段的维管植物多样性差别.结果显示,撂荒过程相对于杉木人工林过程有显著更高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和Sφrensenia相似性距离,但是Pielou均匀度在乔木层、林下层以及各生长习性的比较中表现相似.NMS(非度量多元标度)排序揭示不同的演替阶段,无论乔木、灌木、草本还是藤本均有明显的分组现象,从杉木林林下植被演替到老龄常绿阔叶林,β多样性是增加的.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灌木...
【关键词】人工林 天然林 亚热带 撂荒演替 物种周转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