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5种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功能比较
2007-10-15分类号:S714.7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雅安625014 成都610081 雅安625014 雅安625014 雅安625014
【摘要】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进行枯落物持水功能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枯落物储量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12.85t.hm-2)>刺槐林(9.76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9.52t.hm-2)>青冈林(6.01t.hm-2)>湿地松纯林(3.76t.hm-2)。持水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33.60t.hm-2)>刺槐林(19.90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11.50t.hm-2)>青冈林(8.70t.hm-2)>湿地松纯林(3.70t.hm-2)。虽林分不同,但其浸水实验中枯落物的持水过程均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即前期吸水量大(1h以前),并在较短...
【关键词】嘉陵江上游 植被恢复 枯落物 水文效益
【基金】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盆周低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子课题(2001BA606A-06-3); 四川省森林培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