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2007-03-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摘要】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雌蟹第一次排卵后的16d内),卵黄生成以卵母细胞内源性合成为主,此时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大量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这些细胞器参与胞内卵黄物质的合成。内源性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膜形态多样,呈现触手状、波浪状和断裂状,为外源合成期做准备。此期卵泡细胞还未向卵母细胞靠近,两类细胞间存在着由淋巴细胞吐出的絮状物;(3)卵黄发生后期,首先为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排卵后16-21d),此后,卵泡细胞胞质中含有大量内质网囊泡、卵黄颗...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卵黄发生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超微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49); 上海市曙光计划(02-SG-40); 上海市博士启动资金(05-21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