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份龙眼种质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离体保存
2007-01-18分类号:S667.2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对福建龙眼的主要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及特异株系共51份种质的幼胚进行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作为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材料,并进行限制生长保存试验.结果表明:MS+2 mg.L-12,4-D培养基适用于绝大部分品种的不同直径的龙眼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48.3%;直径2-4 mm的幼胚最适宜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在添加1 m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进行为期7-10 d的过渡培养,能减少直径6 mm的幼胚因褐变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在常规继代培养中的周期为20 d左右,且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在MS+1 mg.L-12,4-D培养基中附加20 g...
【关键词】龙眼 种质 胚性愈伤组织 限制生长保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20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410012);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4NZ2-02)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