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不同翘嘴红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2007-05-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00062 上海200062 浙江湖州313001 上海200062 上海200062
【摘要】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7个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三支,南湾、兴凯湖、太湖和养殖群体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首先聚为一支,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聚为另一支,而浮桥河群体则相对独立为一支。三个分支中浮桥河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主成分分析显示,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等31项形态特征中头部和尾部的长度对各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中,太湖、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间的差异最为显著。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7个不同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90%。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7个不同群...
【关键词】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可量性状 框架结构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基金】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2005C22031); 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2003EG134172)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