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品种对疮痂病抗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2007-02-10分类号:S565.2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州市农科所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州350002 福州350019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摘要】【目的】研究花生栽培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为品种抗性鉴定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病菌孢子悬液对32份品种作田间接种鉴定,对不同叶位病情做调查;用不同病级叶片作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测定。对8份品种作表皮组织显微计测和病程观察。【结果】粤油5号等11份表现感病;濮花16等10份为中感;淮花8号等8份和徐花8号等3份则为中抗和抗病。抗病型品种(MR-R)顶端嫩叶发病率0~23.8%,Ⅴ、Ⅵ级病叶比率0;感病型品种(MS-S)则分别为84%~100%和10.7%~37.1%。随着叶片病害逐级加重,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应上升;CAT和S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皮层结构差异决定对疮痂病抗性...
【关键词】花生疮痂病 品种抗性 酶活性 皮层组织结构 潜育期
【基金】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2-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