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引发处理过程中三尖杉种子生理变化及产地差异
2007-04-30分类号:S791.48;S567.19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311400 浙江富阳311400 浙江富阳311400 浙江富阳311400
【摘要】选用对低温引发处理反应差异显著的贵州黎平、福建明溪和四川盐源3个产地的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种子,设置不同的低温引发处理,研究它们在低温引发处理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产地差异。结果表明,经低温引发处理后上述3个产地种子发芽率差异巨大,分别为30.86%,9.90%和1.91%,而在不同处理中则以10 d冷藏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三尖杉种子在低温引发处理过程中代谢活跃,脂肪和淀粉质量分数不断下降,氨基酸质量分数大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强。低温引发处理效果较好的福建明溪产地种子,其胚乳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在处理前较高,处理后则显著...
【关键词】植物学 三尖杉 种子 产地 解除休眠 低温引发处理 生理机制
【基金】浙江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2005C32035)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林学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