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
2007-04-10分类号:S512.1
【部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摘要】【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矮(Olesen dwarf)和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培育与征集的7个致矮力弱的显性矮源回交导入4个中、高秆(85~105cm)轮回父本品种(BC4F1),建立了4套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2005~2006两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多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秆基因 弱致矮力显性矮源 近等基因系 矮化育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75/C02020502); 重庆市科委小麦遗传资源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