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蛀干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2007-04-30分类号:S763.3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昆明650204
【摘要】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关键词】蛀干昆虫 松墨天牛 纵坑切梢小蠹 消化酶
【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蛀干害虫作为指示昆虫诊断森林健康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