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2007-10-25分类号:S718.5
【部门】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甘肃庆阳7450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以黄土高原子午岭1∶25000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手段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地位。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破碎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从而使森林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子午岭森林景观破碎化的...
【关键词】景观多样性 景观破碎化 人为干扰 子午岭 黄土高原
【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0501-147); 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49B-08)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