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劳灾期特征与避洪种植模式
2007-12-15分类号:S422
【部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气象局 安徽省民政厅 合肥230036 合肥230036 合肥230036 合肥230036 合肥230036
【摘要】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
【关键词】沿淮地区 农业洪涝 灾期分析 避洪种植 模式研究 大棚蔬菜 蔬粮轮作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kj104); 安徽省级横向合作研究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